8455线路检测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中纪委点名“一把手”腐败,甘肃处分433人

4月3日 ,中纪委网站发布了《正风反腐在身边·变化看得见丨提升群众就医满意度》,剑指医院耗材、设备采购腐败。


图片


文章指出 :甘肃省纪委监委以专项整治破题 ,紧盯医药领域“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人员 ,重点查处以权谋私、利益输送、关联交易等违纪违法问题 。截至目前 ,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共处置医药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线索1465条,处分433人 。


“窝案”频发!医院设备采购成腐败重灾区


中纪委文章指出 ,根据目前查处的案件 ,耗材 、药品和医疗设备采购是医药领域腐败问题滋生的重灾区。尤其是“一把手”被查而引发的医疗系统腐败窝案,令人触目惊心 。


文章显示:


去年6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原院长王海鹰因犯受贿罪,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


经查,王海鹰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在药品、医疗设备及耗材销售,项目工程承建、工程款结算等方面提供帮助 ,并收受巨额贿赂  。


随着案件的深入调查,该医院原副院长朱兴仁 、原设备科科长王宝平等人违规插手药品、设备采购等违纪违法问题相继浮出水面。


前段时间,央视新闻也对黑龙江大庆肇州县医疗腐败“窝案”进行了曝光。


该县纪委监委以医疗器械采购领域专项整治为切入点,从药械经销商李某的11万余条银行流水入手,发现肇州县医疗领域存在系统性违纪违法,共立案33件 ,收缴违纪违法所得800余万元。县里多家医疗机构的“一把手”涉案。


“拔出萝卜带出泥”,在这场医疗反腐浪潮中,各地医院院长 、主任、重要科室负责人等关键人物始终是严查的重点。这些得以曝光的“窝案” ,也仅仅是医疗系统腐败的“冰山一角”。


据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至少有350名医药卫生系统 “关键少数” 被查,而2025年至今 ,已有40余家医院院长 、领导被查,其中不乏一些主动投案的。


反腐深入 !多地院长被查、主动投案


3月27日,据中纪委通报:甘肃省酒泉市政协原副主席、市中医院原院长常亚霖 ,因涉嫌严重职务违法问题,已被正式立案审查调查。


同一天,江西省萍乡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邓志辉接受监察调查。


3月28日,湖南省益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刘建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目前正接受赫山区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此外,还包括宁德市闽东医院原党委书记刘昌明,原贵州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贵州省教科卫体委员会主任杨柱 ,宁夏石嘴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等多名医院 、卫健系统干部 ,在医疗药品、设备、耗材销售等方面巨额受贿被查。一直以来,医院的药品、医疗设备 、耗材采购、基建等重要决策权大都集中于“一把手” ,因此医院院长很容易成为被围猎的对象。


基于此,十四届甘肃省委第四轮巡视紧盯权力和责任 、紧盯“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对5个市州及所辖36个县区,以及与民生直接相关的省卫生健康委、省医保局、省药监局、省人民医院、省中医院等8个省直单位,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常规巡视。


同时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还对2012年以来受理的医药领域问题线索进行“大起底”,建立问题线索台账 。


此外 ,文章再次强调 ,医药领域乱象丛生的根源 ,正是由于“制度失灵”。


2024年,兰州市妇幼保健院原党委书记、院长杨言军因严重违纪违法被查处。针对案件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该医院新一届党委班子从党建工作抓起 ,扎实开展以案促改促治工作,同时成立了党委书记和院长任双组长的作风建设领导小组,紧盯重要节点,对医院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开展集体谈话 。


从查处一起案件到整治一个系统,再到治理一个领域,甘肃省纪委监委注重把工作中形成的经验做法及时转化为制度性成果。


结合监督检查、线索处置、集中整改、行业治理等方面的问题,全省各医药主管监管部门、医疗机构深挖背后的制度漏洞,建立任务清单,完善绩效考核、薪酬分配、集中采购、信息公开等相关制度。


例如,省级层面出台《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业务主管(行业管理)社会组织管理办法(试行)》《甘肃省加强医疗保障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实施方案》以及《关于加强“廉洁药监”建设的若干措施》等制度。


地方层面,如兰州市出台《兰州市医疗机构内医药代表接待管理规定》 ,定西市建立《定西市医疗保障定点零售药店服务协议》,平凉市印发《严禁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索要“红包”“回扣”和建立“红包”登记制度的有关规定》 。


而此番整顿的效果也是有目共睹的,截至目前  ,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共处置医药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线索1465条,处分433人 。


甘肃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 ,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将继续立足职能职责,以强有力措施整治医药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推进全省医药领域政治生态持续向好。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