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55线路检测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四大药商器械业务比拼:国控 、上药 、华润 、九州通(附图表

当前,全球供应链与市场格局正在被重塑 。医药领域 ,四大头部药商过去一年的业绩表现一定程度上也展现了当前医药行业新的革新方向,医疗器械领域在今年该如何进化?或许从中也能预知一二。


01

四大家医疗器械业绩PK

三家皆有增长


企业总体营收方面,根据四家2024年年报显示 ,2024年,国药控股营收达5845.08亿元 ,同比下降2.02%;上海医药营收达2752.51亿元 ,同比增长5.75%;华润医药营收达2576.73亿元,同比增长5.3%;九州通营收达1518.10亿元,同比增长1.11%。


图片


四家里国药控股依然占据绝对体量优势,但增速出现小幅下滑 ,上海医药、华润医药、九州通增幅都为个位数,其中上海医药增幅最高 。


净利方面 ,2024年 ,国药控股归母净利润为70.50亿元,同比下降22.14%;上海医药归母净利润为45.53亿元,同比增长20.82%;华润医药归母净利润33.51亿元 ,同比下降13.10% ;九州通归母净利润为25.07亿元,同比增长15.33%  。


图片


在归母净利润总量方面 ,国药控股依然占据绝对优势 ,是上海医药和九州通之和  ,其中上海医药和九州通保持两位数增长态势 ,其中上海医药增速最显著,九州通从2023年的个位数增幅变为两位数增幅。


医疗器械业务板块,2024年 ,国药控股实现1179.15亿元营收,同比下降9.44% ;上海医药实现442亿元营收,同比增长10.50% ;华润医药实现334亿元营收,同比增长5% ;九州通实现338.87亿元营收 ,同比增长3.26%。


图片


可以看出,器械方面国药控股依然体量优势明显,高于其余三家之和;但增速方面 ,国药控股出现负增长 ,上海医药、华润医药、九州通皆有不同程度增幅。


02

器械合规化驱动业务模式调整

SPD项目带来持续业务增长


● 国药控股:合规驱动渠道优化,增值服务释放新增量


2024年国药控股器械分销业务收入1179.15亿元 ,同比下降9.44%,占总营业比重19.41%。器械分销业务经营溢利率为2.25%,较上年同期下降1.23个百分点 。


图片


从年报披露来看,国药控股医疗器械板块业务收入有下滑,品类结构有所变化。


1)流通环节利润空间持续承压:


国控表示,2024年内国家层面及省际联盟组织的冠脉支架、脊柱类、骨科创伤类等器械品类带量采购常态化推进 ,加速行业向合规高效运营,供应链结构进一步扁平化。器械分销板块收入占比同比下降1.68个百分点,达到19.41%。


随着医药行业合规监管常态化推进,不合规销售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医保资金使用效率有所提升,器械类产品的入院合规性审查趋严,导致医疗设备入院速度放缓 ,行业增速有所下降。


2024年,国家医保局持续推进耗材集采提质扩面,第五批国采中标产品价格降幅较大 。第四批国采于2024年6月落地 ,平均降幅达到70%,骨科耗材集采常态化推进 ,流通环节利润空间持续承压。报告期内,国药控股受到行业监管和财政贴息政策下设备采购项目减少以及高毛利防疫物资骤减产生的比较基数影响,器械分销板块收入规模同比下降 。


2)入院品类结构变化 ,耗材增长、设备及IVD放缓:


品类结构方面,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1-8月,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出院人次同比增长6.5%,临床手术需求依旧活跃,带动了本集团耗材类业务的增长。伴随医药行业合规监管深入及“医保飞行检查”的全面实施 ,医院对于医疗设备 、体外诊断试剂(IVD)采购合规监管进一步加强,医疗设备及IVD产品入院速度显著放缓 ,相关品类收入下降幅度较大 。


3)优化终端结构,积极推进创新服务转型 :


国控表示 ,将迎合行业合规监管需求,坚持合规经营,着力于增强上游厂商的业务承接能力及下游终端的服务能力 ,持续提升直销业务占比 ,逐步下调调拨业务占比,聚焦医疗机构终端直销业务,不断优化终端结构 ,强化产业链上下游渗透力和服务粘性,力求在转型过渡的关键期锻造核心竞争力。同时持续提升终端服务能力和覆盖规模的同时,积极推进创新服务转型,加强器械SPD业务的拓展。


截至2024年末,国控已在30个省份积极拓展覆盖各类医疗机构的器械智慧供应链项目,项目数量较2023年末总计新增337个 ,其中,SPD项目新增110个 ,单体医院集中配送项目新增217个 ,医联体、医共体集中配送项目新增10个。


● 上海医药:进一步拓展器械SPD战略功能


2024年 ,上海医药器械大健康业务实现销售442亿元,同比增长10.5% ,器械业务占总营收比重16.06%。


图片


在器械业务板块,上海医药已经连续三年保持增长 。据平安证券披露,上海医药成功建设了300多个院内供应链服务(SPD)项目,通过整体投入 、系统投入 、设备投入和人员投入等多种形式,为129 家医疗机构提供服务。


上海医药表示,2024年公司进一步拓展器械SPD战略功能,打造专业标杆新模式 。


● 华润医药:持续夯实业务基础,提升器械项目运营能力


2024年华润医药医疗器械板块保持增长,实现334亿元营收,同比增长5%,占总营收比重12.96%。


图片


新增25个SPD终端服务项目 ,SPD集配收入同比增长20% ,进一步提升了器械业务院内物流精益管理能力 。积极开展产品引进 ,报告期间内统谈引进9个总代理产品。


加强骨科、介入、IVD诊断试剂等专业能力打造 ,加快优化专业线业务布局,骨科业务实现行业领先,同时已建立全国供应链及服务一体化平台 ,在各省设立骨科专业分仓超过100个,打造华润医疗器械智慧骨科运营平台;与多家国内外知名厂家建立合作,承接美国爱尔康产品多省业务。


在医疗装备和器械领域 ,华润医药完成对南格尔的收购,交易后持有南格尔约72%投票权 ,实现对南格尔并表,南格尔为全系统提供输采血设备、耗材和药品的制造商,位列国内采浆设备与耗材龙头。


● 九州通:OTC、医疗、服务及 OEM 业务同步发展


2024年九州通医疗器械板块实现338.87亿元营收,同比增长3.26%,同样保持连续三年增长,器械板块营收占总营收比重22.32%,是四大药商中比重最高的一个。


此外,医疗器械工业及 OEM 业务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 1.30 亿元 ;医疗器械总代品牌推广业务实现销售收入 84.98 亿元 。


图片


九州通表示,2024年OTC、医疗、服务及 OEM 等业务同步发展,销售规模稳居行业前列。


1)OTC业务发挥医疗器械全品类全渠道优势:


OTC业务方面,公司旗下医疗器械集团拥有丰富的上游及全品类、全渠道覆盖 ,与鱼跃、欧姆龙 、三诺、稳健 、可丽蓝、可复美、杜蕾斯等全国知名品牌达成战略合作,发挥九州通医疗器械全品类全渠道优势,通过 500⁺ 的专业营销团队 ,为上下游提供全链条的闭环服务。同时,公司落实“药械融合”计划,进一步提升公司医疗器械 OTC 业务的市场覆盖率 。


品种引进方面,九州通已代理了强生、雅培 、费森尤斯(血透)、理诺珐、罗氏及麦默通等国际知名品牌的 1,287 个品规 ,涵盖了 11 大厂家 15 条产品线,其中销量过亿品规达 20 个。


2)精耕高值耗材专业赛道,全力发展医疗设备销售业务:


医疗业务方面 ,医疗器械集团精耕大外科、血管介入、骨科 、IVD 、护理耗材 、医疗设备及其他高值耗材等专业赛道,与全球 60%以上百强跨国企业 、国内 80%以上百强工业企业开展业务合作,包括美敦力、上海微创、BD 医疗 、爱尔康、波科、舒万诺、飞利浦、东软、迈瑞等医疗器械供应商。


医疗设备更新政策下,九州通表示,业内预测,第一批医疗设备更新预计将拉动 600 亿元医疗设备采购规模,公司正在抢抓这一难得机遇,全力发展医疗设备销售业务。2025 年,医疗器械集团已中标湖北省人民医院脑机接口康复训练系统、经皮二氧化碳及血氧检测系统采购 。


3)持续推进SPD迭代优化,AI技术优化骨科供应链


专业服务业务方面,医疗器械集团持续推进医疗物资数字化供应链 SPD 系统、骨科嫦娥智慧服务平台等专业医院服务体系搭建,实现 SPD 、骨科嫦娥、围关节术后康复等系统的持续迭代优化。


AI医疗创新也在持续推进 。九州通医疗器械集团从骨科供应链业务切入,与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联合研发骨科嫦娥智慧服务平台,将 AI 大模型先进技术应用于骨科医疗器械双向物流这一复杂场景中 ,打通骨科手术器械产品出库 、使用 、消耗确认全流程 ,实现从手术报台订单到扫码出库、物流配送、数字签名收货、AI 识别消耗、清点消耗回库 、手术结算等环节的订单全程追踪,达成一体化业务闭环的全流程管理。

image.png




XML地图